新闻资讯

集团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集团动态

爸妈在线双鸭山市心身健康咨询中心用奉献传递真情与温暖

发稿时间:2015-03-17 文章来源:爸妈在线 [返回上一页]

  在双鸭山大地,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乐于助人;他们心手相牵,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传递着“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用奉献传递真情与温暖2 (1).jpg
  无论是节日期间传递友情亲情、热心爱心,还是平时生活中扶贫济困、敬老助残;无论是关爱自然、保护生态,还是交通劝导、清洁环境;无论是网络文明传播,还是服务各行各业……志愿者们把爱心倾洒在了双鸭山社会的各个角落。

  在农村、在社区、在困难家庭,时时有他们真诚的笑脸;在事故现场,在救灾现场,在任何危难之处都有他们显身手;在学校、在大型会场、在体育赛事,处处有他们忙碌的身影。志愿者们用行动传递着真情与温暖,用奉献书写着人间大爱。2014年,是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创新载体、纵深发展的一年,也是志愿服务工作遍地开花、成果丰硕的一年。

  这一年,在市文明办的指导下,全市志愿服务以“建机制、做项目、创品牌”为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制度化、常态化、特色化”工作目标实施,志愿服务工作亮点频闪,惊喜不断。全市有1名志愿者、1个志愿服务队分别被评为全省十佳志愿者、十佳志愿服务队,曹艳萍等3名志愿者以及市文明办等3个志愿服务组织、6个愿服务队、5个学雷锋志愿服务站、5个志愿服务品牌获得了省级荣誉。

  志愿春风吹满城服务爱心洒满城

  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时流淌着热情和善良,形成了强大的向善的力量,营造了一种全民参与公益的良好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民众的道德素养。如何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共识,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市文明办下移工作重心,规范并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丰富、品牌创建效果显著。

  全年围绕“邻里守望、情暖双鸭山”、“温暖空巢、爱心接力”、“我们的节日”、“三关爱”等活动载体,组织志愿者开展了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工作,关爱农民工和残障人士活动、志愿者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进福利院活动200多次,打造了“温暖空巢、爱心接力”、“雷锋车队”等5个省级志愿服务品牌。

  “温暖空巢、爱心接力”志愿服务项目成果突出。年初根据全市情况进行了调研,确定了“温暖空巢、爱心接力”志愿服务项目(此项目被省文明办、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评为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品牌),制定了项目计划书。3月5日市文明办组织召开了项目启动仪式,全市8个县区同时启动,与447对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活动开展一年以来,全市有400多支志愿服务队,5000多名志愿者与447名空巢老人结成多人帮一人爱心接力对子。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节假日主动到老人家,为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心里抚慰、应急求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开展活动3000多次、累计捐款捐物50万余元,为他们解决包括办理房照等生活难题500余件,双鸭山日报、双鸭山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共同建设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只有把志愿服务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中,使志愿服务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认同,吸引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才能形成关心、支持和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

用奉献传递真情与温暖3.jpg
  为此,我市努力夯实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用制度化推进志愿服务工作落地生根。组织了全市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调研会,制定、下发了《双鸭山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及《双鸭山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任务分工》,对我市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规范。开展了“双十百千”志愿服务培训宣讲活动。组建了由100名宣讲员、100名骨干志愿服务站操作员、1000支志愿服务队组成的志愿服务宣讲队伍,组织进社区、进学校、进基层单位宣讲活动100余次。

  志愿服务培训机制和志愿者保障机制日益完善。举办了全市骨干志愿者培训班,邀请省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对全市200多名骨干志愿者进行了专题培训。网上注册省级志愿服务宣讲队伍415个,开展志愿服务宣讲活动460场,为我市在黑龙江文明网志愿服务支持系统中注册的88016名、在系统平台报名参加活动5次以上的志愿者买了一份保险。

  志愿者参与率稳步提升,星级志愿者人数位于全省前列。目前,我市有注册志愿者88674人,其中今年新注册3114人,递增3.5%。其中,去年9月份,我市志愿服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45个、活动小时2127小时,人均志愿服务0.003小时,11月份,活动932个,活动小时17389小时,人均志愿服务时间0.027小时,增长11%,志愿服务出现良好发展态势。目前,我省志愿服务超过1500小时的五星级志愿者有321人,我市有107人,占全省33%,居全省第二。

  在此基础上,选树一批省、市级志愿服务活动典型。除了获得省级荣誉24个外,去年市级选树了20个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30个优秀志愿服务队、20名优秀志愿者、10个优秀志愿服务活动品牌、20优秀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共计100个)。

  志愿服务无止境一年一个新台阶

  围绕重点时段,抓住关键时节,将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品牌做亮做响,是市文明办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用奉献传递真情与温暖2 (2).jpg
  今年,我市志愿服务工作继续以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为切入口、以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为重点,努力创新志愿服务载体,广泛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优质化,使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双十百千”志愿服务培训宣讲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组织,组织建设、能力建设,提高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员率。抓好志愿者骨干示范引领和宣传发动工作,调动注册志愿者,努力提高志愿者的参与率。

  继续开展“温暖空巢、爱心接力”做大、做强“温暖空巢、爱心接力”志愿服务项目。继续开展“邻里守望·情暖双鸭山”、“关爱山川河流”和“高校志愿者进社区”、“三关爱”等志愿服务

  活动,通过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未成年人、关爱贫困下岗职工、关爱生态环境等实际行动,为社会为他人做好事办实事。同时,发挥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志愿服务精神,播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生理念,打造一批有实效、有影响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增强志愿服务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探索建立志愿服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模式。进一步织密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切实把志愿服务资源力量沉到一线、落到基层,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为基层和群众提供精细化、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打造我市志愿服务特色。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我市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志愿服务机制不断完善,志愿者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用奉献传递真情与温暖.jpg


粤ICP备10217215号-3 Copyright©2012-2022 bamaol.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爸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