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7日上午9时,为了更好的为流浪未成年人做好心理疏导工作,爸妈在线安康心理咨询中心在救助站办公地点组织家人开展了咨询师实操演练,各位咨询师以及爱心志愿者们积极的参与了活动。
本次活动由管小雁老师主持,参加的每位家人做了自我介绍,由张琳主任为咨询流程做示范,大家针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互动。张琳主任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做了个案分析,并且有张琳主任、吴少云副主任、管小雁老师进行了个案的现场模拟,家人们其乐融融、感悟颇多。
本次活动的收获:
一是心理咨询者第一次访谈工作很关键
由预约工作获取基本信息,将咨询工作的现场环境调整为贴心、舒适、无干扰,以便更好的开展第一次访谈;要获得来访者的信任,与来访者建立友好关系;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首先做到聆听;聆听时不能随意打断来访者,不能激化来访者的情绪,要与来访者达到“共情”,共情这里并非只是语言的共情,可由一个抚慰动作来表达,聆听时要核实来访者各方面资料,判断根结,不能复强化来访者的情绪,引导来访者的情绪改善。
二是流浪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分享
流浪未成年人年龄均在12-18岁。造成流浪原因:存在心理缺失、家庭关系恶劣、留守儿童或者随父母外出打工情况等。
进行心理疏导首先要将见面的环境调整好;见面要热情、温暖,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表达关怀,引导疏导对象放松情绪。
心理疏导工作的目的:让孩子感受温暖、感受到爱;通过一些类似实例引导孩子感受到未来有希望;帮助孩子规划未来。
三是个案模拟,判断疏导对象的阻抗情绪要注意:
躯体疾病方面的因素引发阻抗情绪;身体有重症的对象不予接纳个案。
参加活动的家人们积极、热情、学习情绪高涨,活动由预定的2小时延时到3小时。整个活动中体现了平等、互助、尊重、理解、包容、博爱的氛围。应大家的一致需求将两周一次的活动调整一周一次,成长小组组长吴少云老师将带领大家每周周六上午9点例行开展主题活动。
祝愿我们中心的家人们在心理咨询之路上用爱心收获更多的成长!
安康市心身健康咨询中心
201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