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集团动态

首页 > 新闻资讯 > 集团动态

甩掉“假期综合症”回归小清新状态

发稿时间:2013-10-21 文章来源:爸妈在线 [返回上一页]

  甩掉“假期综合症”回归小清新状态 “十一”黄金周结束,人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却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她说节日期间她基本上没有外出,就是在家里把很久没休息好的时光补了回来,尽管连续睡了几天,好像一直都睡不够,睁开眼睛就想睡觉,上班也没法提起精神……记者通过调查方发现,王女士的情况在很多上班族和学生身上都有明显体现,很多人还沉浸在假日时光中,假日后让他们感到更加失落,一时适应不了,也带来了重新回归紧张学习和工作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身心疲劳,心情焦躁,精力不集中,内心抑郁,睡不好,吃不香,没有上课或上班的激情,有的人甚至住进了医院。其实,这就是“假期综合症”,它既是身体疾病,也是心理疾病。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呢?据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曹艳萍介绍,一是饮食不当,在假期里,由于人没有什么压力,脑力劳动减轻,精神完全处于放松状态,同时活动及体育运动量相对减少,大多数人因进食没什么节制,从而造成营养过剩,使身体发胖,有的人还暴饮暴食,甚至会出现急性肠胃疾病;二是荧屏伤害,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上网是许多人在假期中的“重点项目”,有些人自控能力不强,废寝忘食,连续十几个小时打“车轮战”,久坐不动,缺少运动,会造成大脑疲劳,给眼睛、肢体带来损伤,并造成睡眠不足;三是起居无序,由于假期没有明确的作息时间,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睡眠时间得不到保障,体内生物钟发生紊乱,造成食欲减退,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振。另外,秋季是个旅游的好时节,很多上班族都利用这个黄金周去旅游,难得一次的旅游让他们兴奋到极点,于是把行程排得满满的,很多人玩到黄金周最后一天、最后一刻才回家,这样马上投入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当然不适应。

  曹艳萍说,“假期综合症”的出现与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有关。有的人神经类型兴奋有余,但抑制不够,在假日里疯玩,付出了巨大的精力,放假并没有起到休息的作用。有的人则是适应能力较差,让他们在7天时间里放慢节奏,起初他们感到不知所措,刚刚适应了假日生活,他们反而又不适应学校生活了。对每个人来说,要有效避免“假期综合症”,在放假前做出一个科学的活动安排方案或作息时间表是首要之事。假期里,要自觉做到劳逸结合,按时作息,千万不要随心所欲。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要做好心理调整,提醒自己新学期已经开始,必须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要保证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多吃清淡的东西,多喝水,吃适量的水果,增加高蛋白物质的摄入量;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调整生物钟,如果感到心烦意乱,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一时的情绪低落,尽快地消除“假期综合症”对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新学期的学习当中去。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家长,特别是做母亲的,要切忌过分唠叨,多从正面鼓励,不要说“开学时间就紧了”、“开学就要累了”之类的话,也不要将自己对学校或者老师的不满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来,以免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加重孩子厌学的情绪。

  对于上班族而言,在饮食尤其是心态上要及时调整,要抓紧时间收心,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在上班前,自己要提前一定时间进行调节,比如疲劳的提前一天有规律地休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饮食不规律的提前一天多吃清淡的东西,多喝水、多吃水果,做到起居有序、饮食定时、营养均衡、娱乐有节。

粤ICP备10217215号-3 Copyright©2012-2022 bamaol.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爸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