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号早晨,爸妈在线甘肃心理发展中心举办了一场由EAP高级讲师石晓鹤老师讲解的《人生卓越链》大型公益讲座。石老师以自己切身的体验与学识深刻地讲解了实现卓越人生的秘诀,突出强调了树立人生理想与信念对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石老师在讲课
如果说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那么信念便是人生的坚实沃土。石老师在讲解中强调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融合和统一。它以一定的社会认识为基础,经过情感深化,不仅具有理智上的坚信不疑,而且得到了情感上和行为上的强烈支持。人们的信念一经确立就比较难以改变。即使以后在认识层面上产生对信念的怀疑,情感上强烈的认同感和行为习惯也会在相当程度上支持既定信念。
听众认真听讲
石老师还形象的讲解了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经典故事,在座的听众深刻地体会到信念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指引作用,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连,周恩来在读书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那么我们呢?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繁荣、振兴、强大而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听众时而思索
石老师在尾声进一步深化了讲解了毛泽东、李大钊、方志敏、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信念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信念是一种稳定的观念,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基础上形成的“非做不可”的欲念。人们通过认识,并在情感上接受这种认识,认为它是正确的,是自己的最深切的需要,从而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和有亲身践行的自觉要求,在意志的作用下,就形成坚定不移的、稳定的信念。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既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但从主体来说,却认为自己的任何信念都是正确的,均持坚决相信的态度,这使得信念带有极大的执著性。认识信念的这种执著性,正确对待信念,自觉地在实践中校正自己的信念,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