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看似严重的疾病,在最早期的时候,如果及时预防是很容易解决的。经络通畅则百病不生。7月31日上午9:30,冯芳慧老师在公益讲座:《中医经络与养生》系列(二)《高血压的自我防治——循经指压按摩法》中教我们学习了一些经络养生的基本方法。
冯芳慧老师说:“只要动动手,疾病远离我”,学会了循经指压按摩法,我们会发现:手到病除不是梦。
冯芳慧老师讲授一些经络养生的基本方法
在这里,将冯芳慧老师的讲座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整理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一起为健康加油。
一、防御风邪:翳风、风池、风府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治疗:高血压,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出血,耳聋,感冒,落枕等。
风府穴当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功能:中风不语,悲恐惊悸,半身不遂,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目痛等。
二、中国古医点穴疗法19代传人张双振——降压反射区
三、金刚指针保身大法——降压操
先用大拇指肚从小指的根部开始,推向小指的指尖→无名指肚→中指肚→食指肚→沿食指尖到食指根部→中指根→无名指根→小指根,这样循环起来,手心(劳宫穴)冒汗,排解心脏的毒素,搓出粘汗(排出心脏内部的毒素)。
大家现场学习循经指压按摩
四、救命的心包经: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就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缓解人的生活压力,改善睡眠效果非常好。
五、《高血压的自我防治——循经指压按摩法》
1、揉印堂穴;
2、揉按太阳穴;
3、按揉风池穴和天柱穴
每天进行2-3次,每个穴位各操作20-30下。血压过高或自我按摩时应采取坐位,手法宜轻。
天柱穴:后颈凹洼稍微下方左右两厘米处(后发际正中旁开两厘米左右即是此穴)。治疗:颈椎酸痛,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缓解眼睛疲劳等。
百会穴乃三阳五会之处,百病皆治。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头顶处)即本穴。治疗: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日常保健按摩:用手掌按摩头顶中央的百会穴,每次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摩50圈,每日2-3次。坚持按摩,低血压的现象就会消失。
人体最好的降压药:曲泽穴:心包经合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天窗穴(手太阳小肠经穴):颈外侧,胸锁乳突肌后缘,扶突穴后平喉结。
培训现场
六、用手指按压脖颈人迎穴可快速降压:
人迎穴:脖颈中部的喉结两旁,用手触摸,会有脉搏跳动的感觉,这就是人迎穴所在的区域。方法:按住人迎穴10秒,放开,再按压10秒,反复3-5次。
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即三个手指处。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属手厥阴心包经。作用:双向调节血压。内关穴常用的功效有15个:1、治心源性哮喘2、治打嗝3、治胃痛4、治呕吐5、治恶心6、治失眠7、治痛经8、治晕车9、治抑郁症10、治偏头疼11、治胸口疼12、治药物过敏(主要是胃肠不舒服的过敏)13、治胁痛(肋骨痛)14、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这三种病其实是一个,只不过表现出不同的症状)15、双向调节血压(高血压降低、低血压升高)
云门穴:在胸外侧部,锁骨下缘,距前正中线6寸。揉云门穴,使体内的浊气纷纷排出。
中府穴:云门下1寸,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调节脾肺之气,预防高血压。
七、人体最好的降压药:
曲池穴:心包经合穴。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的尺侧缘。曲池穴的功效非常多,对老年人来讲,首先要记住他有降血压的作用;对年轻人来讲,它是祛除痘痘的良药。曲池穴还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它还有明目的功效。
尺泽穴:可治上实下虚的高血压症、哮喘症、遗尿症。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键桡侧凹陷处。
现场示范
在讲座的过程中,冯芳慧老师一边讲解,一边为在场的朋友们寻找和纠正各个穴位的位置,大家都学得很认真。结束之前,老师又带领大家一起温习了今天讲过的所有穴位及其作用,只是希望大家在这儿能收获到更多。为大家传递一份健康,我们自己也同样能收获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