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张开了密云的翅膀
在这渔阳的夏夜,遮蔽了星光
谁把梦抱在怀里,沉眠
睡在静夜的黑色冷香
截走一段风,什么在酝酿
在群山的背后,谁把春意私藏
我的笔竟有了生命的温度
燃起一盏如豆却温暖的灯光
纸墨泼洒在夜的微凉
谧的静,谧的冷,谧的香
窗外,泼墨的是谁
窗外,又是什么已酝酿
想必,又将会有了风雨一场
真的,又是风雨一场
这是一首名为《酝酿》的现代诗,一直喜欢里面飘荡着冷香的黑夜和充满静谧的遐想,不过今天的低吟和“篡改”完全是因为我前两天的一次密云之旅。用脚步和心丈量了密云的山水村郭,才发觉,我的喜欢是一个缘,一个期盼,一个夙愿。
到密云踏青是爸妈在线北京市心理咨询中心精心策划和密云家人主办的一次春游活动。我也一直是在去与不去中徘徊:去吧,家里还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似乎独自出门游玩有点“不务正业”,太过奢侈;不去吧,密云家人的“良苦用心”岂不辜负?寄情山水的风雅追逐岂不落空?最后在临出发前痛下决心:莫要错失良机,随着爸妈在线家人一起行走在密云深处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活品质。
5月8日,我们背上行囊,早早相约在东直门的980车站里。温婉娟秀的刘启荣;大方热情的殷果珍;端庄稳重的娄丽华夫妇;还有外冷内热的姚东海,我们这一小家人组成一个踏青团队,一起向密云快乐出发。
通往密云的高速路修得异常地好,我们的980 号“坐骑”也一路驰骋,在我以为遥远的密云竟然能在短短80分钟就扑面而来。在密云的鼓楼站我们下车,那里早有人车等候,中心副主任赵江梅的“欢迎北京的家人,到密云就如同回家”一番话更是让我们有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和温暖。等候片刻,中心主任李安平和督委牛学艳两家人也驱车赶到,更让我们群龙有首,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密云家人的家人们更壮大了我们的队伍,让这个春游团队呈现老中青梯队组合,尤其是六个“小花朵”快乐无邪的感染,让我们也似乎年轻许多,脚步轻快,踏青的心情格外明朗。
密云因密云山得名,密云山以密云得名,听起来有点绕,说白了,还是密云的云密,这是我到密云后由密云家人王英兰的介绍才知道的。之前对密云的了解就是山多,在北京的东北角,与张家口毗邻,算是北京的上风上水,还有著名的密云水库,司马台长城,仅此而已。王英兰为了让我们更全面了解密云,还特意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密云的资料,如密云原名渔阳,是陈胜吴广服苦役的地方,著名的黑龙潭,桃源仙谷,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凉谷—千尺珍珠瀑旅游风景区等等。(想起杜甫《后出塞》有"渔阳蒙侠地,击鼓吹笙竽"诗句,白居易《长恨歌》也有"渔阳颦鼓动地来"诗句,不知诗里的渔阳说的是不是我们这里的渔阳)。山奇水秀林深云密,密云的山水更是佳京城,我们踏青是踏对地方了。
第一站目的地就是桃源仙谷。桃源仙谷,应该是久居都市人的桃花源,峭壁、飞瀑、深潭,组成一幅幅瑰丽的山水画,置身其中,浑声上下充满探险猎奇的侠士之气。为了给登山储备能量,我们在山脚下一块平坦之地,铺好一张硕大的毯子,家人们把预备好的各种食物一股脑地抛洒在上面,然后围坐在一起,开始大快朵颐。“大锅饭”人多,花样也多,所以吃起来特别香,密云家人特别能尽地主之意,为了我们盘腿而坐返璞归真的吃相,他们都站在一旁。说着,吃着,笑着,就这样一顿野餐就被我们风卷残云地送下肚了。
在青龙潭上,有一个陡峭垂立的壁崖,游人可从壁崖的栈道上援梯而上,与飞流直下的瀑布来一个亲密接触,这的确很具有挑战性。前段时间我带学生去拓展训练,看到学生在悬梯上面左摇右摆,急得我在下面大喊大叫,等我自己上去了才知道那种惊心动魄的煎熬,吓得我差点哭出来。丢了一次人后一直想重新证明一下自己,于是这个“天梯”就是我战胜的一个坎了,屏住呼吸,双手扶栏,一步一梯,只看脚下,近在耳旁的瀑布容姿也不敢欣赏,心还在脁,腿还在抖,但人终于还是攀上崖顶。极目远眺,气象万千,始觉登临远望的惬意;后来听说六个“小花朵”们也攀登上来,对他们的勇敢表现也是满意。但最让我得意的是李安平主任竟然没有敢上来,人真是好奇怪,当你发现一个在你身边几乎全能的人物还有件不如你的事时,是多么快乐。但愿我这样的“人之常情”不会落一个把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恶名。
在桃源仙谷可以说是移步换景,每一景点让人驻足流连,喜欢山桃花的点缀,为刚硬冷峻的山峰增添几分柔美。想起了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我偏多情地认为桃花是为等待我们的观赏才迟迟开放的。后来我们攀到了仙谷中著名的景点“天画”面前(顾名思义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地在一幅巨大的石壁上涂抹出的图画),什么“山高绝顶我为峰”的豪迈一下子就消失了,随即产生一种敬畏之感,感叹自然的神奇与伟大;感慨人生的平淡和渺小。从天画下山,我们似乎经了高人指点,豁然开朗起来,在其他家人面前又吹嘘起了天画带来的诡异之处。
当晚,我们就宿在山下一个叫石城的小镇。石城因石多而出名,其谐音就是实诚,所以在密云当地就有看到一个很实在的人就会问人家是否从石城来的习惯,我们在此地也确实领教了他们的为人实在厚道。农家乐的主人为我们准备了大盘子装的农家菜,晚上还给我们烤全羊,熬羊骨头汤,味道鲜美,量又大,真是酒足饭饱日子逍遥。当家人们在一起畅聊游玩心得时,李主任和牛督委叶忙不迭地挂起了一个大横幅,展开一看才知道是咱们爸妈在线北京中心的题名,不仅对领导充满敬意。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的领导意识到这一点,为了让中心做大
做强,更具知名度,所以在游玩中也不忘宣传自己,在其位、谋其政,当然,我们这些家人也要懂其意、有所为,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北京中心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才有更好的发展。
5月9日早,在赵江梅儿子悠扬的二胡声陪伴下,我们起了床,头晚上的骤雨已歇,狂风也止,又是一个艳阳丽日,又是一个快乐的开始。我们吃罢早餐,又启程前往长城战争纪念馆。经导游深情并茂的介绍,我们对长城抗日战争也算有个大概了解,随后还瞻仰了抗日烈士陵园,缅怀了英勇无畏的先烈。再出发,我们就来到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古北口村,古北口村坐落在长城脚下,是一个被绿山环绕的小村庄,它集古老现代于一身;融灵秀的自然和厚重的人文于一体,而且也是自古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说它最美不为过,而且只有亲临其中,才更能感受深刻。古老是在这个小村竟然能看到距今有六百多年安然无恙的戏楼,远有祠堂寺庙里飘着氤氲的香火,近有现代化农村新舍的飞檐峭壁,都似乎在无言地诉说着古北口村的过去与现在;说它灵秀是小村周围的山势蜿蜒相连,山上郁郁葱葱,山下绿水长流,好一派水村山郭的风貌。在村里我们还看到药王庙、关帝庙、龙王庙,观音阁济济一堂的热闹场面,大家聚在一起,相安无事,也造就了小村人文景点的独特性。我们家人们流连在山村里,很是不愿离开。踏在石头铺就的小巷里,阳光洒在脸上,感觉时光也很缓慢,岁月变成了一个可以反复把玩的故事。
北古口村因是赵江梅的老家,所以我们在她的带领下,一路畅通无阻,所到之处都有人免费接待,中午的餐饭也是在她的精心安排下享用的。听到家人对自己家乡的赞不绝口,江梅的脚步更忙碌了,脸上也掩饰不住灿烂自信的笑容,估计也是北京的萝卜——心里美。
下午,我们还攀登了村边上一段野长城。多次去过八达岭长城,这回站在残垣断壁的野长城上,北风呼啸,举目远眺,山花烂漫,才发掘长城的另一种更具感染力的沧桑美。我们习惯吹嘘长城的奇迹,其实它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更值得我们品味。后来在赵江梅的引领下;在姚东海的保护下,我和刘启荣一行四人终于在狂风怒吼大雨将袭时蹒跚在长城之上,也领略到了江山如此多娇的壮美。当我们下山时,风雨又不知去向,那惊险一刻也停留在我们心中,于是想起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里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此余之所得也!”,借用过来, 也算是我游这段野长城之得吧。
野长城下来,我们也打道回府,两天的踏青是高兴而去,满意而归,圆满结束。
其实我们的这次密云之行的得又岂止这些呢?密云家人周到细致热情的服务,让我们温暖备至。赵江梅老师统领全程,事无巨细都在操持,王英兰老师一路导游;周红艳老师的财务管理;高丽丽老师的外联接洽;张素艳老师的默默服务,都让我们家人的踏青活动井然有序,丰富有趣。我以为密云家人无私地奉献正是用行动履行着我们爸妈在线倡导的“相亲相爱一家人,有爱同享,有难同当”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并践行。
当然,在踏青中,李安平主任的风趣智慧幽默;牛学艳督委的善解人意;姚东海老师的细腻深刻;刘启荣老师的细心周全;殷果真老师的热烈奔放;娄丽华老师的温和大气,也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让我看到他们更有魅力的一面,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瑰丽奇特的景色固然吸引人,但与何人同游,有何心境出游,也是一件值得思考和考虑的问题,这又是在“非常之观”之上的一种心得。
“人在密云深处”是我自拟的一个双关标题,既是现实中的密云之行,也是内心一次“云深不知处”的畅游,所见也非“不虚此行”可以概括;所得更是一言难尽,那就留在心里慢慢品。就此结尾吧,还是要谢谢密云家人的热情相待,也祝愿我们爸妈在线的家人快乐开心,相信我们北京中心的未来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