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驼背的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玩耍。他们玩的时候,谁也没注意到小男孩的驼背。当休歇下来的时候,小女孩发现了小男孩的背部。只见小女孩站起来,走到小男孩的面前,轻轻地对小男孩说:“我知道你背上背的是什么?”小男孩因为驼背,平时很自卑,这时候听到小女孩的问话,不敢抬头,小女孩又说:“我知道你背上背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小男孩越发沉默了,只听小女孩说:“你弯弯的身体象一个竹篓子,里面装的是还没有被天使打开的翅膀!”。。。。。
这是27号在北京中心听到的故事。讲这个故事的是索老师,她师从过台湾来的叙事治疗大师吴熙娟老师,在多年的医院心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叙事治疗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她的话轻柔而舒缓,但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2月27、28号两天爸妈在线北京中心请来了索老师讲叙事治疗:《从作茧自缚的蝶蛹转化为自由飞翔的蝴蝶》。通过她的讲解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我有了以下的收获:
一、人不是问题,“问题”才是问题。
二、许多的问题,往往是个案与主流文化、传统发生冲突所带来的,叙事治疗的目标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帮助个案面对自己的问题,从负性的自我认同转化为充满期待、充满希望的自我认同。
三、“寻求帮助”的概念会造成个案低估自己的能力,会限制他们自我资源的运用。
四、每个人自身都有自我成长的力量,在叙事治疗中要相信个案会再度对生命取得主权,会重新取得自我的资源。
叙事治疗强调社会是多元的,人也是多元的,随之而来人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它打破了传统的心理咨询的理念,更加尊重个体、尊重差异、尊重生命,所以运用在个案中,要避免用唯一真理的方式去界定正常与不正常,而是要贴近、陪伴、等待,并和个案一起通过互动的方式,重新去发现或建构本来就隐藏在个案身上积极的故事,从而挖掘个案身上正向的力量!
这正向的力量就像“天使的翅膀”!